区块链产品经理入门指南:区块链基础概念速览
之前已经写过一篇关于区块链行业的文章,主要介绍了Web3生态及其各类应用:
Web3漫游指南:元宇宙、比特币、DAO、NFT到底都是什么?
如果想对这个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那就不得不深入到区块链技术本身,也就是从应用层进入技术层,需要对区块链的技术原理和特性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区块链作为一种底层技术,作为产品经理,不需要过多深究其底层技术细节,而是应该在设计C端或B端应用时,了解其基本的技术特性即可,知道区块链是什么、不是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
也就是说,作为产品经理,需要结合区块链的技术特性,针对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产品设计。
之前也看过很多关于区块链的介绍材料,但是大多数会涉及很多技术细节,难以做到深入浅出,还有一些是泛泛而谈,缺乏足够的细节、不够深入,因此本文将去繁就简,站在产品经理的视角,结合《区块链实战》一书,梳理区块链基础知识框架。
01 什么是区块链
1.区块链的定义
单纯从名词定义上来看,区块链是区块和链的组合:一组交易数据集合储存在一起,就叫区块;需要一种数据结构把区块按顺序连接起来,就用到了线性的“链”这个词。
“区块链”一词的首次现身,还是在比特币白皮书发表近三年半之后的维基百科“比特币”条目讨论区里。
本质上,区块链是一种数据库,而且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
区块链的核心就是数据库,而且大部分区块链技术在底层实现上采用了传统的数据库引擎来保存数据。
区块链是以无中心节点的分布式方式实现的、防篡改的数字化账本,并且通常无须如银行、企业或政府这样的权威机构提供担保。
基本来说,区块链使得用户能够在自己社区内的共享账本中记录交易,一般在正常的区块链网络中操作,交易一旦发布,就不得更改。
2.关于分布式数据库
数据库可被视为电子化的文件柜——存储电子文件的处所,用户可以对文件中的数据运行新增、截取、更新、删除等操作。
数据库分为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1)关系型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上的、可共享的、有组织的关系型数据的集合,存储的格式可以直观地反映实体间的关系。
(2)非关系型数据库指非关系型的、分布式的且一般不保证遵循ACID(4个字母分别代表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原则的数据存储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是用计算机网络将物理上分散的多个数据库单元连接起来组成的一个逻辑上统一的数据库。
每个被连接起来的数据库单元被称为站点或节点。
分布式数据库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进行管理,被称为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区块链网络各个节点是复制同步的分布式数据库。每个“健康”节点上的数据库里都有着完整的区块链上的所有数据和历史信息。
由于每个节点上都有完整的检索数据,因此在每一个节点就能直接查询到区块链上的任何记录,不需要依赖任何第三方。
由于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复制的数据库,将数据保存在这样的数据库里的开销和成本是比较大的,因此区块链这种数据库不适合用来保存海量数据,通常只用来保存关键信息,或者作为其他存储方式的数据的验证信息。
因此,数据上链并不是把数据全部放在区块链上,而是把数据仍然保存在原有的地方,只是把数据的校验信息放在链上。
3.关于共识机制
由于存在多个节点,那各个节点的数据是怎么保持一致的呢?
共识机制就是让各个节点的数据库保持一致的方法。
目前有很多共识算法,比如工作量证明、权益证明等。
工作量证明:工作量证明是一种应对服务与资源滥用,或是拒绝服务攻击的经济对策。一般要求用户进行一些耗时适当的复杂运算,并且答案能被服务方快速验算,以耗用的时间、设备与能源作为担保成本,来确保服务与资源是被真正的需求使用。
权益证明:要求一组验证者轮流对下一个区块进行提议和投票,每个验证者的投票权重取决于其持有权益证明的多少。权益证明的显著优势在于具备安全性,降低集中化的风险以及提升能效。
工作量证明成为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或区块链的主流共识机制。
直到2020年年初,在公链类型的区块链上,工作量证明仍然是唯一真正经受住了时间考验和证明的共识机制。
工作量证明当然也有缺点:由于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通常会导致巨大的计算资源消耗,进而导致无谓的能耗竞争,业内一直在尝试寻找更经济实用、性能更好的方法。
已经有为数众多的区块链项目尝试采用权益证明机制或在其基础上演变的改进版本算法,但其可靠性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了解了共识机制之后,我们也可以发现区块链的一个弊端:性能较低。
达成共识注定是一个“慢”且“费劲”的过程,但这就是代价——为了实现区块链系统的分布式、去中心化、独立验证、数据难被篡改等特性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无论未来人类发明出多么高性能的共识算法,网络和计算性能有多大程度的提高,可以肯定的是,区块链系统的性能必然会始终低于集中式系统。
对这一事实的理解和把握,是我们决定一个应用是否应该采用区块链技术,或者决定一个应用的哪些部分应该采用区块链技术的重要原则,即高性能永远不是采用区块链技术的首要目标。
4.关于数据验证
一旦数据在区块链之上发布就成为公开的信息。
区块链上的数据普遍使用了一些常用的加密和签名算法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因此在每个区块链节点上都可以立即验证链上数据的正确性。
区块链如何进行数据的验证呢?这涉及两个重要的计算机密码学相关的技术:一是哈希算法,二是数字签名技术。
关于哈希算法:在每一“块”数据里都保留有这一块数据经过哈希计算的结果,因此只要把块内的数据按照相同的哈希算法计算一遍,再比较一下结果是否一致,就能知道这块数据是否正确。区块链里每一块的数据还包含着前一块的哈希计算结果,并且把前一块的哈希计算结果用于自己这一块来计算哈希结果。这样一来,任何一点数据的变化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关于数字签名:区块链上保存的来自用户的数据都包含该用户的数字签名,数字签名的特点是可以迅速验证签名的正确性,而且篡改数据、伪造签名几乎都是不可能的。
数据上链通常并不是把数据本身放入区块链,而是把数据真实性和一致性的证明信息(例如数据的哈希验证码)或加密后的数据放在区块链上。
为什么区块链的数据难以篡改?
要想“篡改”数据,首先得骗过每个节点的数据验证算法(哈希算法和数字签名),这已经非常困难了,其次还得骗过整个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工作量证明和权益证明),让所有的节点都跟着改变,这更是难上加难。
区块链是个“不支持删除操作”的数据库,区块链的数据只会不断增加,不会被删除。由于这些特点,区块链比较适用于非常重要、需要留下“审计记录”的场合。
5.关于智能合约
区块链这个分布式数据库里保存的是数据,而实际上从第一个区块链比特币开始,这些数据里就包含了“代码逻辑”:比特币脚本,比特币脚本实际上是一种区块链智能合约的雏形。
以太坊是第一个引入更复杂的代码逻辑的区块链。
智能合约是以太坊提出的一种可以部署在区块链上的程序代码。一旦部署在区块链系统中,系统中的每个节点都会有一份相同的代码,用户可以通过发送某些特定的交易触发代码的执行。
智能合约这个词其实误导了大家,以太坊的智能合约既不具备我们常说的“智能”(人工智能、自动化逻辑等),也不太符合大众理解的“合约”(合同、法律条款),而只是一种新的结合了区块链的计算模型,配合了一个图灵完备的虚拟机和一种新的程序设计语言。
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其基本理念是把合约条款嵌入硬件和软件中。
智能合约设计的总体目标是满足常见的合同条件(例如支付条款、留置权、保密性,甚至执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恶意和偶然异常的情况发生,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可信中介的需求。
很多互联网服务都已经有了智能合约的影子。例如,很多银行提供了“自动还款”业务,用户会把自己的电话费、家庭的水电气费等公用事业费用与自己的银行账户绑定,不同服务商按事先的“约定”,按期自动将款项从指定账户划走,这可以算是一种智能合约。
过去互联网上的这些广义的智能合约在形式上大多更接近于格式合同:用户只需要选择一些常用的既定模版,选择一些需要的规则,填写一些需要修改的参数即可。
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在一个系统中的地位类似数据库和存储过程在系统中地位,它们都处于整个系统的核心,但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用户友好的应用,必须要其他部分的配合。
实际上,几乎每个区块链的应用中都包含了“链上”部分和“链下”部分。
用以太坊的智能合约为例,它只能访问自己链上的状态,无法主动获取链外数据。
智能合约的代码逻辑最强调的是“确定性”,也就是无论运行多少次,无论在什么环境下运行,都应该确定地返回相同的结果。
区块链外信息写入区块链内的机制,一般被称为预言机。
区块链预言机是一个能提供“可靠的”外部信息的平台,预言机本身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智能合约。
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实现方式:以太坊的设计中实现了一个以太坊虚拟机(Ethereum Virtual Machine,缩写为EVM),这些虚拟机包含在所有的以太坊节点软件里作为其一部分。智能合约需要执行的时候,相当于每个以太坊的节点都独立地执行这些代码。
以太坊智能合约的设计、实现和采用链节点内置专用虚拟机的执行模型只是代表智能合约的一种实现方法,并不是所有区块链都应该采用相同的实现方法。
6.关于区块链的匿名性
区块链并不是真正匿名的,相反是完全公开透明的。
区块链之所以似乎能保护用户隐私,原因在于区块链的账户及其对应的真实用户身份在区块链上不存在对应关系。
由于自主账户不需要向任何人或机构申请,因此用户在使用这些自主账户的时候,没有任何信息能把这些账户和真实世界的个人信息关联起来。
不过,由于现实中的大部分数字货币交易所现在都已经有“了解你的客户”(Know Your Customer,缩写为KYC)和“反洗钱”(Anti-Money Laundering,缩写为AML)的要求,从交易所的用户数据就可以定位到用户,此外,执法机构的各种执法行动中也能锁定一些账户的真实背景。通过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往往可以对区块链上的交易做出非常精准的定位。
7.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
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可扩展性、去中心化、安全性。
三者只能选两个。
比特币选择了去中心化和安全性,非常健壮,而以太坊选择了可扩展性和去中心化。
(1)专用功能的区块链
典型代表:比特币、各种比特币分叉币。
世界上第一个区块链是在比特币中实现的,比特币设计的最初目标是在网上实现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因此不需要中间人是其基础。
但在比特币出现之前,还没有人能够解决其中最关键的“双重花费问题”,即同一笔钱被花费两遍——想一想同一份信息在互联网中复制传播是多么容易,且很难阻止。
(2)功能可扩展的区块链
典型代表:以太坊、R3 Corda,以及同期其他公链和联盟链。
以以太坊为代表的公链最大的特点是可编程和可扩展。
区块链分叉会分散算力,以太坊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智能合约这种代码形式,相当于在以太坊上能够创建各种各样的新功能。
以太坊的功能在理论上可以无限扩展,开发者不需要分叉以太坊,就能直接部署自己的智能合约,来给以太坊扩展自己所需要的功能,而且开发者不需要建立新的区块链网络,甚至不需要建立自己的节点,这大大提高了区块链开发的效率。
以太坊的成功引来大量效仿者,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公链和联盟链都属于这种功能可扩展型区块链架构。
(3)模块化的区块链架构
典型代表:Hyperledger Fabric、ArcBlock、Libra等。
以太坊等可扩展区块链虽然支持扩展,但其本身是一体化的设计和实现。
一体化设计的问题:无论你的应用实际需要多少功能,你都必须部署完整的区块链软件,哪怕实际上你只需要用其中一小部分。
Hyperledger Fabric可能是第一个在市场上宣传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区块链。
作为更进一步采用模块化设计和简化开发者使用的区块链,ArcBlock的区块链框架则设计实现“一键发链”的模式,通过提供一系列的工具,让开发者通过友好的界面就可以立刻定制符合其需要的区块链。
8.关于区块链分叉
区块链分叉主要是指一条区块链分开成两条区块链。分叉可分为意外分叉和有意分叉。当两个或以上的矿工在几乎相同的时间成功挖到区块时,便会出现意外分叉。有意分叉则是对原区块链做出修改,可再分为硬分叉和软分叉。
硬分叉:硬分叉之中新分叉所产生之区块将被旧软件视为无效。
和软分叉:与硬分叉相比,软分叉所产生之区块能够被旧软件识别为有效区块,即区块向下兼容。
9.区块链和区块链应用
区块链是一种基础架构类型的部件。
一个合格的区块链应用应该为用户提供非常友好的界面和使用体验,但并不需要用户去了解区块链的技术细节。
为什么现在使用这些区块链数字钱包、交易所和矿机需要学习很多知识?
因为这些处于区块链早期的应用还处于原始状态,有些根本不是为最终用户设计的,所以无比难用。不过,早期的计算机、数据库和互联网无一例外都很难用,当时也只有专业人员才有能力使用。
10.关于钱包
区块链钱包其实是个“钥匙包”,而不是钱包,因为它里面并没有保存任何数字货币、数字资产,这些东西都保存在区块链上。
区块链钱包里面保存的是一连串“钥匙”,这些钥匙使得用户可以使用区块链上的资产,因此可以被认为是一个钥匙包。
新一代区块链数字钱包保存的不仅仅是数字资产的钥匙,还会保存更多的东西,最典型的是数字身份。
类比钱包,今天我们的钱包里放得最多的反倒不是钱,而是身份证、驾驶证、信用卡、银行卡(相当于银行账户的钥匙)等。
11.关于区块链浏览器
区块浏览器和我们常用的Web浏览器完全不同。
区块浏览器的作用首先是能把区块链上的数据解码出来,让用户看得明白,其次还会对区块链上的数据进行各种索引,从而让用户可以查询并交叉对照各种信息。
其实,区块浏览器更多时候是一个开发者才需要使用的应用,最终用户本应不必使用。
12.区块链带来的核心价值
(1)降低信任的成本
信任是世界上任何价值标的转移、交易、存储的基础。
互联网的作用也正在从传播信息、消除信息不对称,转移到传递价值、降低价值交换成本。
区块链的出现恰逢其时——用数学算法来建立交易双方的信任关系,使得弱关系可以依靠算法达成强连接,进而进行价值交换活动。
区块链数据公开可验证、记录难以被篡改的技术特性,使得区块链网络的参与方对数据的验证成本大为降低,这种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直接的经济成本。
准确的理解应该是,区块链通过降低验证成本来降低建立信任的成本。
(2)减少对中间人的依赖
在区块链的金融类应用中,通过移除或减少中间人,用户能够减少中介费,降低基础设施复杂度,从而降低成本,除此之外还能加快结算速度,缩短结算周期。
减少对中间人的依赖并不是“消灭”中间人。实际上,在商业领域,中间人符合经济学专业分工合作理论,是有存在价值的,并非一无是处。
区块链减少了对中间人的依赖,但并不会将其彻底消灭,它对现有的存在各种中间人弊端的商业模式必然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大多数共享经济公司实际上都是服务的聚合者,通过扮演中间人的角色汇聚服务并加以出售。实际上,这类共享经济公司的成功恰恰来自它们的不共享。
区块链通过减轻对中间人的依赖,可能会让这种披着“共享经济”外衣的分时租赁模式变得更高效,使其真正化身为共享经济。
(3)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加速产生“网络效应”
比特币网络的扩展是依靠“群众力量”形成的,大家在一起分摊成本,并且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扩展到每一个角落,具备传统网络不可比拟的优势。
比特币的网络效应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比特币本身的激励机制,以及比特币基于区块链的特性让大众形成的对比特币的“共识”。
为什么比特币能更快形成网络效应?比特币本身对网络效应形成的贡献是很明显的。
比特币系统里,获得比特币的规则其实很简单:第一,谁出块谁就能获得系统产生的比特币奖励,所有比特币都是靠出块产生的,出块奖励每4年减半,直到消失;第二,用于激励矿工节点的打包顺序的交易费多少由市场决定。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可验证的特点,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和相信规则,从而提前形成生态,加速形成网络效应。
13.区块链的三个阶段
区块链1.0:以比特币为代表,它既是独立的区块链网络,又是单一的协议和应用,集三者于一身,本质上就是一个保存基本交易记录的分布式账本,承载的是加密货币应用。
区块链2.0:以以太坊为代表,区块链网络上除了分布式账本之外,增加了可以执行智能合约的程序代码,承载的应用场景从加密货币延展至加密资产。
区块链3.0:自2017年起,业界涌现出了大量区块链3.0项目,目的是以链上与链下结合的设计构建基础设施、平台、工具及去中心化应用,推动区块链技术普及应用于各行各业,为广大用户所接受并使用。
14.区块链的分类
公链、私链、联盟链是最常见的区块链类型划分方式。
公链和联盟链/私链是根据区块链网络参与者访问数据、写入交易的主体资格来分类,而许可链和无许可链则是根据成为发布区块的节点是否需要获得许可来区分。
如果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一个新的区块,则它是无许可链;如果只有特定用户可以出块,则它就是许可链。
但公链不等于无许可链,权益证明类公链也是许可链,而私链和联盟链都是许可链。
(1)公链:公链即任何人都能自由加入或离开这一完全开放的网络,任何用户都可以匿名读取链上数据或发布交易,这些采用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的公链往往通过挖矿奖励比特币、以太币之类的原生加密货币来吸引和激励参与者维护网络的稳定和去中心化。
(2)私链或联盟链:一个人或一群人控制的私链或联盟链只对身份经验证的受邀参与者开放,且控制谁可以参与、读写区块链数据的权限大小,以及执行共识协议(包括挖矿奖励)和维护共享账本。
与公链相比,私链的去中心化程度有所减弱,但增强了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联盟链/私链以其用户身份可验证、性能更高、更易扩展、更快达成共识、更易合规监管的特性适用于更多商业需求场景。
15.不同区块链怎么联通
不同区块链形成了一座座信息和价值孤岛,每条链的资产也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价值体系而存在,链和链之间如何联通、如何跨链,成为业界探索的一大课题。
所谓跨链,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块链账本间进行资产互操作的过程。
互联网是信息自由流通的网络,而区块链跨链形成的则是价值自由流通的网络。
16.关于链网
类比现实世界的道路,要形成立体交通网络:既需要高速公路网,又需要本地的交通网络;既需要免费的公路,又需要收费的高速和私家车道。
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通网络必须有一个综合平台来协调指挥,才能有效利用路网资源,发挥最好的综合性能。
未来的信息社会发展也是如此,必然会和“公链为王”的单链思维分道扬镳,采纳跨链互联、织链为网的区块链网络——链网,即通过跨链技术来链接不同的公链、私链/联盟链、公开许可链或者应用链等各类区块链,实现价值互通。
应用区块链技术解决自己的业务需求痛点时,究竟选择公链还是联盟链?
我们上网时上的是由海量采用相同协议互联互通的小网络接入形成的互联网;我们出行时,只要是能到达目的地,什么路都可以走。所以,答案很简单:两者都需要,但我们需要所采用的区块链技术能够互联互通,形成链网。
区块链发展到今天,形成了公链、联盟链/私链、链网这三大架构流派。
公链相当于当年的大型计算机,联盟链和私链如同蓬勃发展的个人电脑产业带来的局域网、专用网系统。
多链互联设计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不再需要去区分公链、私链和联盟链,不必陷入许可链和无许可链这些“名词之争”。当各条链可以有效互联,必然有一部分是公共的,而有一部分是私有或者联盟的,必然有需要许可的,也有不需要许可的,正如今天的互联网一般。
02 对区块链的常见误解
误解一:区块链上的数据不可篡改
区块链上的数据有很强的防篡改能力,但并非绝对不可能被篡改。
只有当区块到达最终确定状态时,才能认为这些数据已经相当难以被篡改,而在到达最终确定状态之前,都存在数据被修改的可能性。
采用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的区块链存在一种称为“51%攻击”的攻击方式,恶意攻击者只要掌握全网超过50%的算力,就可以篡改区块链的数据。
对于需要许可的区块链,比如联盟链来说,“51%攻击”则不易发生。因为这种链的规则是由其所有者制定的,参与者需要由所有者事先进行身份资格审核,然后批准加入,一旦所有者发现有人在链上试图恶意篡改数据,所有者可以剔除恶意节点。
误解二:数据上链后,数据永远不会丢失
比特币的“最长链取胜”原则会偶尔导致短链尾部的数据被丢弃。
比特币使用的共识机制常被称为“中本聪共识”,简言之就是“最长链取胜”,也就是当出现临时数据不一致的链的分叉时,长的那条链会被选择为正确的链,短的会被抛弃。
新的完整节点加入网络时,它们会接触发现其他完整节点,并请求区块链网络数据的完整副本,这使得数据的丢失或破坏变得困难。
误解三:区块链不可能被关闭或审查
如果某个地区的网络被完全切断,或者有人通过技术手段阻拦了某些网络通信,即使整个区块链网络没有被关闭,但对这个地区而言其实已经被关闭了。
误解四:只要采用区块链技术,系统必然会更安全
传统的网络安全策略和防攻击手段在区块链系统中同样必不可少。
比如,在区块链系统中可能出现“粉尘攻击”,即如果发送交易的费用很低或免费的话,攻击者可能在区块链网络中发送大量无意义的交易,造成网络拥堵。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其实取决于系统本身的安全性设计,和具体使用的某种技术并无必然联系。
误解五:区块链必须要挖矿,矿工越多越安全
挖矿的抽象意义其实就是节点对区块链网络的贡献,如果用户并没有为系统做出任何贡献,挖矿就只是制造虚假参与感的噱头。
由于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加入无许可链,无许可链的任何参与者都有可能是恶意用户,因此无许可链的维护非常困难。这就是为什么比特币采用工作量证明,让大量节点参与计算。
但对于许可链来说,参与者本身是经过额外审核的,是可信任的,所以不需要通过增加矿工来保障系统的安全。
误解六:区块链让用户自己保管私钥,因此更安全
用户自己控制私钥的区块链系统实际上是把私钥保存的安全问题移交给了用户,系统不再对私钥丢失导致的问题承担责任。
传统的用户账户密码设计的系统相当于是由系统承担私钥保存的安全问题,账户密码仅仅是一道防线而已。
用户自己控制私钥方式的明显好处就是系统从外部或内部被攻击的难度加大了,但问题是用户从此多了要自己管理私钥的烦恼,而且私钥一旦泄露是无法修改的,甚至用户明知已经泄露也无法阻止攻击、挽回损失。
误解七: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是不受操控的,因此更安全、公平、可靠
智能合约是使用区块链网络上的加密签名交易部署的代码和数据(有时被称为功能和状态)的集合(例如,以太坊的智能合约、Hyperledger Fabric的链上代码)。智能合约由区块链网络内的节点执行,执行智能合约的所有节点必须从执行中获得相同的结果,并且执行结果被记录在区块链中。
智能合约的“智能”之处在于,由计算机代码评估和执行,无须第三方介入,实现了去信任化的合约自动执行。
真正的智能合约很难形成,因为真正智能的合约需要考虑到所有情况。换言之,要求合约去信任化,意味着合约完全不能有任何模棱两可的空间。
但是智能合约难免会被钻空子,就像精明的会计师会找税收漏洞。
误解八:采用区块链,用户的隐私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尽管不知道某个账户背后的主人是谁,但这个账户在区块链上的一举一动都是透明公开的,而且难以篡改。
区块链存在“隐私”的地方是,区块链的账户和它背后的真实用户身份在区块链上不存在对应关系。
数据上链是把数据真实性和一致性的证明信息(例如数据的哈希验证值)或者加密后的数据放在区块链上。
误解九:区块链能控制用户的数据,不被非授权使用
区块链本身并不能控制受权方滥用已授权数据。
比如,在区块链技术环境中,我们把信息授权给了某个机构,但我们无法保证这个机构不把信息非法授权给其他人。
误解十:量子计算实现后,区块链就不再有意义了
量子计算机可能会改变目前区块链挖矿行业,拥有量子计算能力的挖矿速度会高于现在的矿机,更利于进行哈希函数的运算。当然,区块链项目不全是基于工作量证明的共识机制,因此量子计算机对区块链项目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因为同样的非对称加密算法不仅被用在区块链上,而且被用在银行系统以及互联网等领域,所以说量子计算的影响是世界性的。
如果说量子计算威胁到了区块链账户的安全,那么它也同样威胁到所有人的浏览器安全连接、银行账户、信用卡交易等。
推荐阅读
Web3漫游指南:元宇宙、比特币、DAO、NFT到底都是什么?
2010-2020互联网十年简史:成为一个不断变大池子里的鱼
你好,我是岳小鱼,一名在路上的产品经理。
会和你聊聊职场和产品经验,也会漫谈生活、电影、读书。
希望我们能一起交流进步。